熱擠壓生產出來的鋁型材業內一般稱之為素材,因擠壓模具的拋光質量不佳或工藝條件的原因在擠壓的過程中可能會造成這樣的表面缺陷:紋粗,分色,暗帶,亮帶,劃線,起骨(凹骨,凸骨),光潔度差等,如何發現和判斷這些缺陷呢?
初判表面質量一般是在模具上機后擠壓至2-3支棒時,首檢取樣初步判斷表面質量是否合格,一般通過以下五種辦法來進行判斷:
1.手感觸摸:用手觸摸基材表面,或用手指甲能摳到的劃線,能感覺到的凹骨,凸骨,判斷是否有明顯手感。適用于各種表面的判定。
2.鉛筆劃痕:在鋁型材擠壓過程中用鉛筆在鋁型材表面劃痕,以手感和鉛筆劃痕的連續性判斷是否有紋粗,劃線劃溝適用于氧化料的表面判定
3.噴漆試驗:首檢取樣時,用自動噴漆對基材表面噴涂,模擬噴涂效果,待1-2分鐘表面干后,觀察判斷是否有劃線,凹骨,凸骨等缺陷。適用于噴涂料的表面判定。
4 .堿洗試驗:首檢取樣時,在第3支棒取300mm樣段,在煲模槽里浸泡30-40秒,(注意:堿液濃度和槽溫,如果濃度,槽溫過低,則適當延長浸泡時間,一般不超過60秒)通過堿洗后的基材表面,可以看見有無分色,劃線,模具焊合線等缺陷,適用于高表面要求的氧化料。
5.表面打磨:首檢取樣時,取300mm樣段用工業白潔布對基材表面呈橫向打磨,經打磨后的基材表面,較容易觀察到比較細微的缺陷。用于判斷如細劃線,(指甲不易摳到的)凹骨,凸骨和以上4種方法不易判別的表面缺陷,適用于噴涂料,氧化料,氟碳料的表面判定。
首檢快速判斷表面質量是否合格是第一步,即使首件合格,但在擠壓過程中還會出現異常情況,所以在實際生產過程中還需要根據基材缺陷的不同程度,后續的表面處理方式,結合質量要求,制訂合理的檢驗頻次,選擇相應的方法加以判斷,以便做出及時、準確的判斷。
下一篇:淺談鋁型材的硬質氧化法上一篇:鋁型材常見的9種聯接方式